京津冀低空经济迈入新阶段:政企联动共筑“中国低空经济北方增长极”
【时间】2025-03-15 09:42:41 【阅览】次

2025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企经济合作发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企工委”)与河北省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河北民促会”)的代表们齐聚河北省人大接待处会议室内,围绕低空经济产业的未来展开深入交流。此次会议不仅标志着京津冀区域低空经济迈入政企联动、跨域协作的新阶段,更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政策赋能与产业升级双驱动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迅速崛起。河北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枢纽优势,正加速构建华北地区低空经济装备产业集群,聚焦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低空物流等核心领域。河北民促会低空经济产业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整合40余家核心理事单位、300余家会员企业,形成了“制造-飞行-保障-服务”全链条生态,预计年产值突破80亿元。
此次中企工委与河北民促会的合作,旨在通过国家级资源的导入,进一步打通技术、资本与政策通道,助力河北打造“中国低空经济北方增长极”。中企工委会长梁学东在会谈中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京津冀的联动,还要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引入深圳无人机产业集群经验,推动跨区域技术转化与场景应用。”他进一步提出,未来应通过举办“国际低空经济峰会”,与德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共建技术转化中心,输出“中国智造”解决方案。
从区域实践到全国标杆
河北民促会会长李志彦对中企工委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合作是河北低空经济从区域实践向全国标杆跃升的关键一步。他表示:“我们将以‘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双引擎驱动,加速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为国家战略提供河北样本。”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河北民促会低空经济产业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在无人机、eVTOL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与中企工委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转化与场景应用,特别是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深耕。
赋能万亿级市场潜能
根据规划,中企工委与河北民促会将共同推动“国促会中企工委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成立。该联盟将通过三大路径释放价值:
1. 经济效益:3年内带动会员企业总营收增长30%以上,助力河北省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
2. 创新驱动:联合设立“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目标2026年突破10项核心专利,培育氢能源动力等新增长点;
3. 社会效益:构建“无人机快速响应网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计划2026年实现2000平方公里灾情测绘覆盖。
这些举措不仅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与民生效益。
从区域标杆到全球规则制定者
展望未来,中企工委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将加速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建设,通过技术攻坚、标准引领、场景扩容三大战略,推动民营企业从区域参与者跃升为全球低空经济规则制定者。梁学东会长强调:“联盟的成立将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衔接,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化。未来,我们期待河北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关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政企联动、跨域协作,中国低空经济正从区域实践走向全球舞台,成为全球低空经济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
此次中企工委与河北民促会的合作,不仅为京津冀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随着“国促会中企工委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成立,中国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发稿账号】xinshidai 【审核责编】史廷义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