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代法治正文

东湖评论:筑牢拒腐防线 永葆清廉本色

【时间】2023-03-16 09:16:20  【阅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的关键布局,赋予党的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永葆清正廉洁本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献计献策、尽智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永葆清廉本色就要把稳思想之舵。“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党员干部需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央视播出的警示教育专题片《零容忍》里的孙力军、王富玉、赵永琏等人也曾意气风发想干一番事业,却因没能把稳思想之舵,没能抵制住权钱诱惑,迷失了初心,致使自己走上了一条腐败的不归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党员干部需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坚定政治立场,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注意小节,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永葆清廉本色就要勤修警示教育“必修课”。“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提出“廉洁”一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以诗词明志,告诫后人“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千百年来,涌现出东汉杨震,北宋司马光,明朝于谦、海瑞,南宋张浚等廉洁楷模,他们不断践行着“清正廉洁”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习屈原将“廉政爱民”四字深植于心,时刻正己修德,切实做到勤政为民;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以及先进典型、负面案例,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时刻自重自省,通过学习先进事迹不断正心明道,通过学习负面案例不断警醒自身。

永葆清廉本色就要紧握纪律戒尺。廉政无小事,事事要廉政。“蚁穴破堤,蝼孔崩城。”党员干部一旦疏于自省,放松思想防线,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把握好纪律戒尺,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头脑清醒,严守党纪法规。“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要像屈原那样,保持自身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同时,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党员干部唯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对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不忘初心使命,永葆清廉本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稿账号】lijun 【审核责编】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